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旭日干院士,男,蒙古族,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1940年8月出生于内蒙古科右前旗。1965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同年参加工作。现任内蒙古大学校长、自治区六届党委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兼学部主任、自治区科协名誉主席、国家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农业部科技委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理事等职。


    旭日干院士自七十年代起就开始致力于农业生物工程及生物高技术的研究,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82—1984年赴日留学期间,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山羊、绵羊的体外受精,培育出世界第一胎“试管山羊”,获得了博士学位,为祖国争了光。回国后他创建了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以牛、羊体外受精技术为中心的家畜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的研究,于1989年培育出我国首胎首批“试管绵羊”与“试管牛”。他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七五”、“八五”和“九五”项目、自治区攻关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深入系统地观察和记录了牛、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发育的全过程,为揭开哺乳动物类受精与发育的奥秘提供了大量科学依据。他创造性的提出了利用IVF技术工厂化生产试管牛、羊胚胎的一整套技术,建立了相应的中试开发基地,为“试管家畜”这一生物技术的开发应用和产业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他共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9部,其论文被国内外学者多次引用。


    旭日干教授自1993年担任内蒙古大学校长以来,在继续坚持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的同时,以超人的工作精力,全面主持学校行政工作,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他以敏锐的思想,提出了明确的办学目标,主持实施了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计划,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建立了内蒙古大学董事会和校友会,多方筹资,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职工生活条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使内蒙古大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明显的改观。学校办学规模成倍扩大,办学实力明显增强。


    旭日干院士曾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一等、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乌兰夫奖金奖。台湾光华科技基金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美国杜邦科技创新奖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国家“863”高科技计划突出贡献奖,并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两次)、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优秀校长、呼和浩特市十佳市民等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人事部、科学技术部授予“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2002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代表。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5 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


      1965、8—1968、11在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做研究工作


      1968、12—1970、5内蒙古生产建设委员会任科技组组长


      1970、6—1971、11伊盟准格尔旗沙圪堵公社任科技干事


      1972、12—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讲师、副教授、教授、研究中心主任、院长


      1993、5— 内蒙古大学 校长


      1995、6—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部主任


      1984、11— 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85、4— 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及“五一”劳动奖章


      1989、6—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


      1990、12— 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1—再次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93、3— 被评为国家先进工作者


      1994—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校长


      1995、4—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参加全国劳模大会


      1999— 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


      2000— 获国家“863”高科技计划突出贡献奖


      2002—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责任编辑:蓝飞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旭日干成功培育出试管羔羊